成语:摅肝沥胆
拼音:shū gān lì dǎn
解释:亢:喉咙。放开喉咙,高声歌唱。一个钱也不要。比喻不计报酬。同“分文不取”。
出处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
例句:
出自:
清·邗上蒙人《风月梦》第十回:“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,你就家去罢。家中门户火烛小心。”
注释:指高人一等。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。汉 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。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。“獲隽公車”为会试得中的意思。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三回:“學生自蒙慨贈到都,托庇獲隽公車,受任貴鄉,始知老先生超悟塵凡,飄舉仙境。”
典故: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变古易俗兮世衰,今之相者兮举肥。”贯:贯穿。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。
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乐岁,粒米狼戾。”
注释:指让内行见笑。同“遗笑大方”。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,或显或隐,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。
典故:唐·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诗: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”整顿朝纲,重振法纪。
宋·陆游《除宝谟阁待制谢表》:“窃慕隐居求志之风,尤耻哗世取名之事。”
注释: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。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。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,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、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
典故:清·李渔《玉搔头飞舸》:“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,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。”四分五裂。形容分散,不统一。
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五章:“‘围城打援’的办法,不是常使用吗?”
注释:指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
典故: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?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,莫敢辞乎?举鼎绝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算不清楚的账,比喻弄不清楚的问题
《明史·万镋传》:“又以不得一品,面谩腹诽,无大臣礼。”
注释:指长期、一贯的思想、想法。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。回肠:形容内心焦虑不安。
典故: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盘:大石头。形容风雨极大。